搜索此博客

2019年10月27日星期日

当当是如何一步步没落的?





如果不是李国庆夫妻在网上畅快淋漓地互撕,给吃瓜群众献上一场精彩大戏,估计很多人早就已经忘记当当的存在了。作为当年中国图书电商的领军人物,现在的当当已经被彻底边缘化。


1999年,当当正式成立,和同一年诞生的阿里巴巴一样,当当属于中国电商的始祖级公司。凭借价格便宜和送货上门这两大优势,当当迅速抢占了传统书店的市场。


不过,当当在做大之后,很快就染上了很多中国大企业的毛病,开始极度漠视消费者权益,很多消费者在当当买书都遭遇过退换货难、送货慢等问题,而且当当的售后服务也是相当傲慢。随着用户体验越来越差,很多老用户开始对当当心生不满。不过,当时国内的网上书店被当当和卓越垄断,用户也并没有太多的选择权。


2010年,当当在美国上市,当当迎来最辉煌的时刻,在巨大的成功面前,李国庆极尽做秀之能事,高调邀请初恋女友参加纽约的上市仪式,并且赠送亲友股,在当时引发一片热议。不过,李国庆不知道的是,当年的上市已经是当当所能够达到的最高点,日后的每一步基本上都是在走下坡路。



正是在当当上市的当年,京东开始进军图书市场,所有图书比当当便宜20%,和当当相比,京东带来的不仅是更便宜的价格,而且还有无理由退换货,以及前所未有的送货速度。多年来对当当服务不满的用户终于找到了新的去处,当当的大量用户开始流向京东。


直到这时,当当才真切感受到用户流失的痛楚。2012年,李国庆发表公开信,表示“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您在当当网购物时可能遇到了不少问题,包括发货迟缓、包装破损、图书品相脏,客服响应慢、退款流程繁琐等等。您的任何一个意见或建议,我们从未忽视过,我们也对给您带来的不便致以深切的歉意。”李国庆同时还表示,要把2012年定为当当网的顾客服务改善年,“因为我们痛心的发现,由于服务质量上的问题,很多消费者对当当网失去了信心,甚至因此离开了当当网。”不过,一旦用户做出了选择,就很难再重新回头。


 对当当而言,更致命的打击在于,京东进入图书市场之后,带来的是一套全新的玩法,京东完全不考虑盈利问题,而是全力抢占市场份额,这种电商2.0时代的游戏规则,让当当这种1.0时代的企业完全不能适应。面对京东发起的价格大战,李国庆一开始并不认可,表示烧钱的方式并不可取,并且公开向刘强东喊话,认为他的资金撑不了多久。


但事实证明,刘强东的烧钱大战带来了极好的效果,而且这种不考虑初期盈利,以抢占市场和流量优先的做法,几乎成为后来很多互联网企业的标准做法。京东和当当的图书大战,也成为两家公司的命运分水岭,正是通过和当当的图书大战,京东将成功经验复制到其他领域,迅速成长为一家全品类电商,而当当的角色开始越来越边缘化。2012年,当当在天猫开店,李国庆发微博表示“从了”,从当年的电商始祖沦落为一家天猫店,当当未来的命运由此已经注定。


 当当在美国上市之后,由于京东的强势挑战,当当很快在财务上陷入连续亏损,更致命的打击在于,投资者开始意识到当当大势已去,纷纷用脚投票,当当的股价持续下跌。在美国资本市场仅仅待了6年时间,当当就不得不在2016年宣布私有化退市。到了2018年,当当计划“卖身”给海航集团旗下的一家子公司,但是这场收购最终也以失败告终。


当当的失败除了来自京东的强大冲击之外,更重要的原因其实还是败给了自己。复盘当当的发展历程,在当当历史上的几个重要关口,当当几乎每次都做出了错误的选择。


当当的第一大失误就是对京东的挑战应对失败。在回顾京东带来的强烈冲击时,李国庆将当当的应对失败归罪于公司在美国上市,“上市之后会有各种对盈利的要求,经不起亏损,于是就捆住了手脚,而在高速爆发的行业中必要的亏损是需要的。”将失败归于外因当然是最容易的选择,但事实上,与其说是资本市场对当当有盈利压力,其实更多是当当自己给自己的盈利压力。


当当应对京东的挑战应对失败,是因为骨子里不认可京东的烧钱模式,认为盈利才是企业经营最重要的原则。虽然表面上是一家互联网公司,当当骨子里还是传统企业的经营思路。据说,财务出身的俞渝会对当当的每个业务都划出一条亏损红线,亏损额度不能超过一定的限额,这种在财务上的极度谨慎当然不是坏事,但是并不适应互联网时代的玩法。如果说当初当当的崛起是电子商务对传统书店的胜利,那么,京东击败当当,则是电商2.0时代对1.0时代的胜利。


 当当的第二大失误就是对于是否应该突破图书领域向百货业拓展过于摇摆,错失了做大做强的机会。因为图书市场的市场份额终究有限,当当始终无法撕掉身上的图书标签,最终使得公司的成长天花板越来越低。当传统的图书市场被京东蚕食之后,当当根本就没有反击的机会。其实早在2006年,当当就尝试过进军百货业,但没有多久就主动叫停,时至今日也没有在百货业上获得实质性突破。


当当的第三大失误就是两位创始人夫妻过于看重自己的股份,失去了引入强援的机会。大概在2013年到2014年,百度和腾讯都希望入股当当,而且给出了不错的条件,不过因为不愿意股权被稀释,李国庆和俞渝最终予以拒绝。结果,腾讯在2014年收购了京东15%的股权,扶持了当当的最大对手,正是在腾讯这棵大树下,京东迅速崛起,给了当当致命一击。


当当的昏招频出一度让外界困惑不已,但是现在,随着李国庆和俞渝两位创始人夫妻在网上高调互撕,似乎也对此给出了答案——两位创始人在夫妻生活上都有如此大的纷争,那么在企业经营策略上,又该面临多大的分歧?虽然并不是说夫妻联手创业一定会失败,但李国庆和俞渝这两位夫妻的分歧之大还是超出想象,如果连妻子该不该给丈夫洗袜子都要在网上争论,当当的公司治理结构是该有多大的缺陷?在这样的公司治理结构下,当当又如何能在关键时刻做出最合理的选择?


不过,李国庆与俞渝之间的矛盾,其实由来已久。矛盾始于新业务探索,激于当当私有化。在业务方面,关于新业务探索、当当私有化退市、海航收购等方面,逐渐让二人在商业合作上开始分道扬镳。


从时间线来看,二人的矛盾,最早可以追溯到2014年。当当网先后历经了诸多关键节点的渐进式过程。更为重要的是,这是一场在李国庆看来“暗流涌动的权力争夺战”,而他“败给了”他的妻子俞渝。


这些年里,李国庆已曾多次表达过对夫妻店模式的反对,而他的这种激烈情绪,基本源自他的“切肤之痛”。


李国庆与俞渝在用人、管理方面的想法不同,于是二人在当当共同掌舵十余年后,开始分摊管理:俞渝着手管理老当当——非自营项目,而李国庆于2014年开始管理新当当——电子书、自出版等业务。


三年后,二人在各管理一部分业务的情况下,依然因思路、理念等分歧重重。这也包括此后的当当私有化进程。


早在2016年的时候,当当已经和海航科技团签订了协议,要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对当当科文和北京当当网100%的股权进行全盘收购,当时合约签订的收购价是75亿元。


20169月,当当从美国退市,退市时公司只有9000万利润,但是找到海航商谈,海航对当当年底的利润做出了能够达到一亿五千万的预估,并给出当当网90亿元的估值。然而,一亿五千万的利润是否能实现,对于彼时的当当网来说并不确信。


此后,当当网逐渐升值,2018年利润已经高达4亿多;而海航却收到P2P爆雷等影响,甚至无法拿出当年承诺的75亿元,海航与当当网之间的实力关系,已今非昔比。与此同时,海航创始人王建意外去世,新人接盘不顾当当发展、只谋求利益,是李国庆对于海航当时情势的判断。


不过,俞渝更相信海航的收购对当当长远发展更为有利,并且表示更愿意把时间花在产品和顾客上。最终,海航未能收购当当,但也引来了二人商业合作的决裂。


卸任当当CEO后李国庆第一次接受采访时,李国庆就说,2014年权力主要交到俞渝手里,就是他“禅让”,觉得该给老婆舞台。他自认格局小,“所以我当不了马云和刘强东,我连自己的老婆都搞不定。”


如果说李国庆与俞渝之间矛盾的源头在于2014年起的管理模式与创新思想分歧,那俞渝爆料李国庆的黑料,则源于数月来李国庆对俞渝不断的言语炮击。


李在接受腾讯采访时怒摔杯子,点出与俞渝从2018115日到现在一直处于分居状态,过去20多个月自己也从痛苦走向阳光。在这次访谈中,李国庆还点出自己是净身出户,只带走了一把茶壶。


访谈播出后,1019日,李国庆发布朋友圈回应摔杯事件,在重申自己净身出户的同时,对自己的创业项目早晚图书进行宣传,“我摔杯子视频被发出后,引发关注。谢谢众多老友问候,谢谢不认识的关注者给我微博/头条号私信,我第一次一一回复。”


李国庆表示,尽管经历了夫妻创业之路上的重重险阻,但他孕育出了“早晚读书”这个茁长成长的宝宝。创业的激情和成就感让他又点燃了斗志,能让他忘却一切。同时,李国庆还感谢了只“带走了一把茶壶”时那一个月“收留他的小朋友”


此次,在俞渝回复李国庆的朋友圈中,直指那个“小朋友”就是李国庆的同性恋傍家马铭泽。


据天眼查显示,马铭泽名下有北京欧炫网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且其持股99%,为最终受益人。据@DoNews 报道,20114月,马铭泽创办的炫网上线。从大学就跟着李国庆的马铭泽,直到自己当老板,都不免回想到过去的日子,回想到跟着李国庆在当当打拼的日子。


此外,俞渝还在很长的一段话中指出,李国庆从家里拿走现金1.3亿元,那里有俞渝父母的存款;俞渝还表示,所谓的“雍正王朝”、“踢除管理层”、股份被欺骗、逼宫、赶走副总,除了“逼宫”这半个事情,其他事情都是撒谎。


此后,随着淘宝、京东在电商领域市场份额的提升,当当网逐渐风光不再。对于当当而言,想要靠自己重新崛起已经没有可能,只有投靠大公司才能获得一线机会。不过,在两位创始人夫妻上演高调互撕、股权争夺的大戏之后,还会有哪家公司愿意接手这个烂摊子呢?



0 评论:

发表评论